靜脈注射泌尿道攝影
靜脈注射泌尿道攝影是將顯影劑注入靜脈血管,經由體內血液循環後,顯影劑會經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排出體外的原理,將泌尿系統顯現出來。
適應症
評估泌尿系統疾病:例如腎結石、輸尿管或膀胱結石、腫瘤、感染、外傷、血管病變、先天異常等疾病者。
懷疑泌尿系統周邊疾病:骨盆腔腫瘤、攝護腺肥大、女性生殖器官病變等疾病。
評估腎功能,及疾病治療後的追蹤。
禁忌症
對含碘顯影劑過敏者、體質特異對藥物過敏者、氣喘病患、其他不適合使用含碘顯影劑的狀況。
懷孕婦女。
無法安靜平躺接受檢查者。
檢查常見疑問?
1.問:為什麼注射顯影劑前要禁食至少4小時?
答:少數受檢者可能會在注射顯影劑時發生嘔吐的現象,為避免嘔吐物被意外吸進肺部,造成吸入性肺炎,所以要禁食至少4小時才安全。
2.問:注射顯影劑會有那些不舒服?
答:注射顯影劑時,少數受檢者身體會有溫熱感、噁心、頭暈或打噴嚏等症狀,通常檢查後短時間內會消退。但極少數具有特異性過敏體質者,可能會發生嚴重副作用,如有不適請立即向在場之工作人員反應。
3.問:注射非離子性顯影劑會比較安全嗎?
答:根據多年來的使用經驗顯示,非離子性顯影劑雖然無法安全免除產生副作用,但它確實可以降低造成副作用的機率。
4.問:為何檢查過程中未經允許不能上廁所?
答:檢查時,醫師也需要膀胱脹尿時的影像,作為判讀的依據,太早將尿液排光會使膀胱無法充分顯影,因而使整個檢查不完全。
問:為何要在檢查前服用瀉藥?
答:當腸子內殘留過多糞便時,會遮蔽致腎臟、輸尿管及膀胱,因而影響它們的顯影。
問:什麼時候才能知道檢查結果?
答:門診受檢者在檢查後三天起,就可以到門診掛號查問報告,但其中如有例假日則向後順延,住院受檢者由病房醫師告知檢查結果。
檢查前準備
檢查前一晚須服用瀉藥及大量開水約2000c.c.,並禁食四~六小時。
原本正在服用的藥物請繼續使用,例如:降血壓藥、心臟病藥等。
依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對比劑使用指引:Metformin(糖尿病用藥)建議停藥2日。
仔細閱讀”靜脈注射尿路攝影(IVP)檢查同意書”。若有不瞭解處,請務必向本科人員查問
詳細填寫”靜脈注射尿路攝影(IVP)檢查同意書”
檢查時間約40分鐘以上
檢查後注意事項
檢查完成後須休息約15分鐘,確定沒有任何不適之過敏性反應,即可返家休息。
建議多喝開水,可加速顯影劑經由尿液排出體外。
檢查後若有任何不適,請與原來門診安排本檢查的主治醫師連絡詢問。
門診受檢者在檢查後第三天起,即可回原門診掛號查問報告。
大多數注射顯影劑受檢者在離開檢查場所之後,並不會出現任何不舒服,但極少數具有特異性過敏體質者,可能會發生延遲性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