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心臟衰竭
一、什麼是心臟衰竭?
指心臟功能衰竭,心臟無法有效收縮把血液打出去,以維持身體新陳代謝所需,也就是俗稱的「心臟無力」,進而形成心肌肥大、心肌擴張及循環鬱血的各種症狀與徵象。
二、心臟衰竭之病因:
1.因壓力負荷量過重引起:如高血壓,主動脈狹窄等。
2.因容積負荷過多引起:如先天性心臟病,或心臟瓣膜重度閉鎖全。
3.因心肌壞死或病變引起:如心肌梗塞、心肌病變。
4.嚴重心律不整:如心跳過緩或過速。
三、臨床症狀:
咳嗽、喘、疲倦、軟弱無力、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夜間陣發呼吸困難、食慾不振、噁心、四肢冰冷、下肢水腫及體重上升等。
四、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1.適當的休息,保持舒適安寧的環境。
2.減輕焦慮,保持愉快的心情,不可太勞累。
3.避免溫差太大的環境,如洗三溫暖、進出冷氣房。
4.每日應量體重,以瞭解水腫情況,避免造成心臟負荷增加,若體重急遽增加(0.5~1kg/天),表示水分攝取過多。
5.採少量多餐,低糖、低鹽、低油、高纖飲食,並維持適當熱量。
6.避免空腹及飯後立即運動。
7.戒菸及戒酒。
8.預防便秘,以減少心臟負擔。
9.心臟病人運動的原則:以不引起任何不舒服為原則,運動應以「有氧動」 為主如散步,勿做劇烈運動及競賽性
活動如舉重、拔河。
10.輕度的病人,可以照常上班,但是要多休息,減少身體的活動;嚴重病人,應躺在床上休息,以減少心臟的負
擔,如果有呼吸困難時,可採坐臥姿勢休息或使用氧氣。
11.遵照醫師指示服藥,不能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並定期回診。
12.如使用毛地黃藥物需注意:此藥可增強心臟收縮力及心輸出量,降低心跳速率以改善心衰竭。但每日服藥前需測
一分鐘脈搏,若每分鐘少於 60次,應找醫師診治。並注意有無中毒症狀,如食慾不振、噁心、嘔 吐、腹瀉、頭
痛、疲倦、嗜睡、焦慮、不安、心律不整、心跳過快或過慢等現象,應儘快就醫。
13.若下肢發生水腫時,應依醫囑限水,可含碎冰塊或冰水漱口,以減輕口渴的現象,並注意皮膚照顧,避免破皮受
傷。
五、如有下列症狀,請儘速就醫:
1.感覺日漸疲倦、厭食。
2.稍微活動,即感覺喘不過氣、心跳加快。
3.腳或踝水腫、腹部腫脹。
4.小便減少。
5.平躺時感覺呼吸不順,需墊高頭部方能入睡。
6.反覆咳嗽和呼吸道感染且久治不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