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照護須知
一、 前言
腹水是指人體腹腔內有超量的液體積存,外觀可看出腹部鼓脹、肚臍變平或突出,是肝臟組織病變常見的一種合
併症。
二、 危險因子
1. 肝硬化或腫瘤壓迫血管,導致門靜脈血管阻力增高、血液回流受阻,影響內臟器官血液循環。
2. 血漿中白蛋白減少,滲透壓降低,使血管水份外流引起腹水。
3. 腎衰竭導致液體積留。
4. 心臟衰竭導致體循環變差。
三、 症狀
腹部膨脹不舒服、肚臍膨出、呼吸喘、腹痛、肢體水腫及少尿等。
四、 診斷方法
1. 腹部叩診:可簡易檢測是否有腹水情形。
2. 腹部超音波:可了解腹水存在的部位。
3. 診斷性腹腔穿刺術:約抽取腹水50ml送生化、細胞學及細菌培養等檢驗,做為治療方向的依據及確立病理診
斷。
五、 治療方法
1. 降低水份及鹽份的攝取。
2. 依醫囑使用利尿劑。
3. 腹腔穿刺放液術。
4. 治療原發性疾病。
六、 日常照護注意事項
1. 遵照醫師指示控制每日鹽份及水份攝取量。
2. 儘量減少鹽份攝取及食用醃製食品,例如:蜜餞、罐頭水果、醬瓜、酸菜及醃製肉類食品等。
3. 烹調食物可以用清蒸或清燉方式。
4. 保護腹部及肢體皮膚,避免碰撞損傷破皮引起感染發炎。
5. 若腹水嚴重影響呼吸功能時,可採半坐臥姿勢以利肺部擴張。
6. 肢體腫脹不適,可以坐臥時抬高水腫肢體,避免站立過久。
7. 穿寬鬆衣服,減少對腫脹皮膚的壓迫。
8. 每天早餐前測量體重或腹圍變化,並記錄以了解腹水控制的情形。
9. 依醫師指示按時服用藥物及門診追蹤。
七、 預防方法
腹水患者必須戒煙戒酒,採低鈉飲食及限制液體的攝取,每天測量體重,觀察是否有體液滯留現象。勿尋求偏方
及亂服成藥,須依醫師指示服用藥物及定期返診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