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手術後須知
- 翻身與移位時請避免牽扯管路,醫師會視情況評估是否移除。
- 手術後依醫囑與病況調整進行翻身、搖高床頭及深呼吸咳嗽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血栓形成,及幫助呼吸道分泌物排除。
- 若傷口疼痛無法忍受,請告知護理人員。
- 手術後就可開始做復健運動,若有劇烈疼痛須立即停止:
- 足踝運動:平躺時,將雙腿伸直平放,把腳板前後伸曲反覆約5分鐘。
- 股四頭肌運動:建議依醫療人員或復健師指導進行:平躺時用力收縮大腿肌肉,維持姿勢5秒,再緩慢抬起患肢10~20度,維持3~5秒,之後放下,若感不適應立即停止。
- 手術後三個月內,髖關節須維持以下正確姿勢:
- 手術後雙腿不可交叉(翹腳),平躺時兩腿間須放一枕頭,使兩腿打開,保持平直外展。
- 翻身時應避免翻向手術側(患側),以降低髖關節脫位風險,建議翻向健側,並於雙腿間夾兩顆枕頭固定姿勢。
- 避免使臀部與大腿的彎曲度小於90度(患側膝蓋高度過腰),例如:直接彎腰拾取地上物、坐低軟的椅子、沙發,或是突然轉身扭轉髖關節的動作。
- 避免日常高風險動作,如:避免盤腿坐或跪坐、不可蹲坐馬桶,建議使用加高坐墊或坐便椅。
- 多攝取含高蛋白及維生素C的食物,如:肉類、奶製品、魚、蛋、豆類製品及深色蔬菜等,幫助傷口癒合。
- 當傷口出現紅腫熱痛、分泌物,甚至有發燒情形,或髖關節有喀喀異常聲響時。應立即回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