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高三酸甘油脂血症
一、何謂高三酸甘油脂血症
血液中三酸甘油脂的濃度會隨飲食中的油脂及碳水化合物種類和含量而改變。當禁食12小時後,血液中三酸甘油脂(俗稱血脂肪或血油)的濃度高於正常值(<150mg/dl)時,便稱為『高三酸甘油脂血症』。
二、症狀
平常沒有任何不適的症狀,如有症狀大都為血管硬化引起之併發症,如:易疲勞,頭痛,暈眩,噁心,食慾不振。
三、病因
1.遺傳、肥胖
2.飲食不當: 大量攝取碳水化合物(糖、澱粉) 、卡路里、飽和脂肪及酒精。
3.生活習慣不良: 飲酒、抽煙、缺乏運動、工作壓力大………等。
4.其他疾病引發:糖尿病、肝病、甲狀腺機能不足、高血脂症。
四、合併症
1.冠狀動脈硬化症
2.腦血管栓塞
3.跛行症
4.腎動脈硬化
5.脂肪肝/肝硬化
6.胰臟炎
五、日常生活保健
1.定期做體檢,檢驗血脂肪。
2.維持理想體重。
3.定期測量血壓,若伴有高血壓時應治療應請醫師評估、接受治療。
4.適當調整生活型態,例如戒煙、適當運動、以及壓力調適。
5.高三酸甘油脂血症者,宜按時服藥,並定期回診。
六、飲食原則
1.糖可在肝臟中轉化為內源性三酸甘油脂,使血漿中三酸甘油脂的濃度增高。因此避免攝取精製澱粉類食物,如麵
粉、勾芡、麵包或糖果或糕餅、水果罐頭等甜食及含有蔗糖果糖 (果汁、汽水、珍珠奶茶)等加糖的飲料製品。
2.不宜飲酒。
3.控制油脂攝取量,少吃油炸、油煎淢油酥的食物及豬皮、雞皮、鴨皮、魚皮等。
4.炒菜的油宜選用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如:花生油、菜籽油、橄欖油等);少用飽和脂肪酸(如:豬油、牛油、奶
油等)。烹調宜多採用清蒸、水煮、涼拌、烤、燒、燉、滷等方式。
5.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內臟、腦、肝、腰子、蟹黃、蝦卵、魚卵等)。血膽固醇若過高,則蛋黃每週不
超過二~三個為原則。
6.常選用富含纖維質食物,如:未加工的豆類、蔬菜、水果及全穀類。
7.可多攝取富含ω-3脂肪酸的魚類,例如:秋刀魚、鮭魚、鯖魚、鰻魚、鮪魚、白 鯧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