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勢擺位衛教
臥床病人的姿勢擺位主要目的是避免併發症的發生、促進功能恢復,除了醫師有特別囑咐的特定擺位外,病人應儘早開始不同姿勢的擺位。不正確的擺位會產生許多併發症,包含關節攣縮、壓傷、肢體水腫或肺炎等。
一、擺位的原則及物品準備
(一)至少每二小時變換姿勢,需要時可配合拍痰及關節運動。
(二)善用枕頭及棉被作適當的擺位,壓力容易集中在骨突處,可以枕頭協助減壓。
(三)準備用物:一個長條枕頭或二個一般枕頭 (圖一)。
二、姿勢擺位
1、側躺及翻身(圖二)
(1)在頭下放置一般枕,如要翻向右側,則先將枕頭向右側拉約2/3,將患者雙手交握於胸前,雙腿彎曲交叉,避免翻身時壓到手。
(2)操作者站於右側一手置於病人肩膀、一手置於病人臀部,輕輕將病人平直側翻面向操作者。
(3)於背後置一長條枕,使病人輕靠枕頭,再將肩及臀外移一些,使身體與床墊形成45度角,維持側翻姿勢。
(4)在雙腿間、膝蓋處放置一般枕頭,將雙腿叉開,避免雙腿重疊壓迫。
(5)將一枕頭讓病人環抱於胸前,讓手可以支托避免腋下皮膚壓迫磨擦,使病人舒適。
(6)避免頭滑落枕邊造成不適,可於同側枕下置一毛巾卷,防止滑落。
三、 坐姿(圖三)
(1)病人的坐骨高度對稱,往後靠近座位底部,患側邊的肩膀腋下用枕頭支撐,不可以懸空以免肩關節脫臼。
(2)當病人控制較差,可使用床單或約束帶從胸口固定於輪椅椅背上,
在輪椅上要注意患側手腳不可滑落,避免受傷。
四、病人姿勢擺位的特殊狀況,例如頭部外傷、脊髓損傷或髖關節置換等,請詢問醫護人員了解其特殊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