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阿! 我是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長時間用電腦後,脖子後側好緊繃,而且兩側肩膀也很痠痛』
『醫生阿!我最近快要期末考了,熬夜低頭看書、滑平板查資料,結果早上我的脖子和背都好痠痛,太陽穴兩側都好痠好脹』
隨著現代化的發展,肩頸痠痛已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根據衛生福利部健保署統計,國內肩頸痠痛的盛行率為55-60%,幾乎是每10人中就有6人因肩頸痠痛就醫。而在診間最常聽到的抱怨不外乎就是上述所說的脖子後側、雙肩、上背部、頭部太陽穴兩側痠、脹、痛,甚至再嚴重一點,還會出現局部麻電感症狀。除了上述提到的各種症狀外,病患外表的姿勢會呈現圓肩、駝背、烏龜頸及縮胸。這樣不僅不美觀,還會造成後續的痠痛問題,帶給許多人生活上的困擾。
以現代醫學來看,這樣的問題可以被診斷為「上交叉症候群」。上交叉症候群,顧名思義是發生在身體上半部,也就是脖子、胸部以及上背部;而「交叉」的意思則是指緊繃肌群和無力肌群呈現一個十字交叉。(緊繃肌群包含:枕下肌群、上斜方肌、提肩胛肌、胸大肌、胸小肌及斜角肌;無力肌群包含:深頸屈肌、中、下斜方肌、前踞肌及闊背肌。)
在中醫裡統稱此類問題為「肌肉勞損」。病患長期處於姿勢不良、出力不當的情況下,會造成肌肉氣滯血瘀,再進一步則會形成肌肉「緊繃帶」,最後,就會出現各種痠痛症狀。針對這樣子的疾病,中醫裡的「針灸」以及「推拿」可以有效的緩解症狀,不論是針刺緊繃帶上的「激痛點」,中醫又叫做「阿是穴」,還是利用推拿手法裡的按壓法、橫向彈撥法以及牽拉拔伸法,在臨床上,病患絕大都是給予正向回饋。
當然,使用中醫這些治療手段可以帶來效果,但其效果大概只能維持2-3天,因此還需配合醫師治療計畫及姿勢調整及肌肉訓練,如此才能維持效果,讓病患持續進步。治療療程部分為一週兩次,治療四週。在治療期間,建議務必要確實遵守醫師的治療計畫,就會感受到持續的進步,再也不跟痠痛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