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健康園地

脊椎術後恢復 中醫來幫忙

 

    脊椎常見的相關疾病,例如:椎間盤突出、脊椎滑脫、脊椎骨折、脊椎骨贅增生等,常以手或腳麻無力、肩頸、胸背或腰腿痠痛等症狀表現。當病況進展到一定程度時,手術成為了快速有效的治療選擇。然而,手術後是脊椎較脆弱的時期,適度的術後調理也成為手術成功與否的要件之一。所以中醫在病人術後恢復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多份國外文獻顯示,中醫針灸可以有效緩解術後疼痛、腸胃不適和傷口的腫脹發炎。內服中藥也可顯著改善消化不良和睡眠不佳的狀況。因此,可以歸結中醫治療對於術後患者的恢復是有正面幫助的。

 

    術後的調理非常重要。術後急性期(1-4週),傷口腫脹疼痛、麻醉造成的腸胃不適、傷口癒合不佳、疼痛導致睡眠不佳或身體虛弱都是常見的脊椎術後症狀。中醫可以透過針灸止痛、調暢氣機來緩解腸胃不適,並透過內服中藥恢復體力、改善睡眠,促進傷口癒合。

 

    術後中後期(2-6個月),手術傷口癒合後,可能會出現肢體或軀幹無力、姿態不平衡或部分動作有卡頓感。可能是因為術後的肌肉或筋膜沾粘、肌肉萎縮無力或脊椎活動度受限造成。這部分可透過中醫傷科配合針灸或內服外敷中藥,達到鬆解筋膜,恢復肌力及適度的增加身體活動度。

 

    雖然手術完手腳麻無力或肩頸腰背痠痛的症狀緩解,但完善的術後調理也是相當關鍵的一環。手術後的半年內都不能輕忽術後照護的重要性,以免產生不必要的併發症。中醫在脊椎術後的調理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能夠幫助患者術後恢復和提高生活質量。

回醫療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