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健康園地

簡單四招 自我檢測骨質疏鬆症

一般民眾如何在家檢測自己或家人,是否為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群呢?

以下提供四招快速自我檢測方式,只要符合四個中任一個風險條件,就建議找骨鬆專科醫師做進一步的診治。

 

一 身高差超過4公分

若現在的身高跟年輕時候相比減少超過四公分,可能是骨鬆高危險群

 

二 牆壁與後腦勺的距離 (Wall-Occiput Distance, WOD)

檢測方法:背部靠牆站立,肩、臀與後腳跟貼緊牆壁、兩眼自然平視,接著測量後腦勺與牆壁的水平距離

  • 正常人:沒有距離或小於 1 公分
  • 有可能為胸椎骨鬆壓迫性骨折:距離超過 3 公分

幾乎可以肯定為胸椎骨鬆壓迫性骨折:距離超過 6 公分(3指幅寬)

 

三 肋骨下緣與骨盆的距離 (Rib-Pelvis Distance, RPD)

檢測方法:自然姿勢雙腳站立,兩手平舉,接著手放腰側,測量肋骨最下緣與骨盆上緣的垂直距離

  • 正常人:大於5公分(2-3指幅寬)

幾乎可以肯定為腰椎骨鬆壓迫性骨折:距離小於2公分(1指幅寬)

 

四 風險計算公式

在台灣,男性與女性各有一套簡易的自我評估方法,公式略微有些不同。停經婦女可以先參考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https://www.toa1997.org.tw)提供的自我評量表,概略了解自己屬於哪一個風險區間,再由<台灣停經後女性骨質疏鬆症自我評量表公式 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Taiwan Postmenopausal Woman (OSTAi)>來精算確認風險程度。

 

<台灣女性骨質疏鬆症自我評量表>

 

OSTAi 公式 = [年齡(歲) – 體重(公斤) ] x 0.2

高度風險區 ( OSTAi ≥ 2 ) : 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機會60%以上

中度風險區 ( -1 ≤ OSTAi < 2 ) : 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機會約15%

低度風險區 ( OSTAi < -1 ) : 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機會約3%

 

<台灣男性骨質疏鬆症自我評量公式>

MOSTAi (男性)公式 = [0.3 x體重(公斤)]– [0.1 x年齡(歲)]

高風險群 (MOSTAi < 11):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機會約70%

 

 

 

 

回醫療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