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我本身有B肝,平常沒追蹤,最近腹脹、體重減輕,是不是肝臟出問題?」肝癌目前還是佔據國人10大癌症死因中,維持第二名多年。義聯集團林義守、前立委顏清標等名人都是罹患肝癌,而像是作家金庸、棒球員王光輝、藝人吳孟達甚至因肝癌逝世。
早期肝癌常常都沒有症狀,晚期時可能會併發腹水引起腹脹、肝臟失調引起黃疸或昏迷。所以定期篩檢、早期診斷是非常重要的,B肝、C肝、酒精肝或其他慢性肝炎,建議定期半年追蹤,若是有狀況,也建議早期治療避免肝臟惡化誘發肝癌。
當然,晚期癌症的預後比較差,肝癌也不例外,但有幸的是在近幾年醫療的進展,就算是晚期肝癌(轉移或者靜脈栓塞),還是有相當多的治療可以介入,像是免疫療法、標靶治療、放射治療、釔90(Y90)微球體栓塞放射線治療等。
◆免疫療法
目前為晚期肝癌第一線藥物療法,引發自身免疫系統控制癌症。於2020衛福部核准,但因藥物昂貴,一個月平均十幾萬,所以能負擔的病人較少。2023年8月納入健保,每年有部分適合的病人(肝功能佳、無免疫疾病等)可以使用,研究中能達到平均超過一年半的存活時間。
◆標靶治療
目前也為晚期肝癌國內第一線藥物治療,於2009年就納入健保。口服服用即可,近期研究也能達到平均超過一年的存活時間。
◆放射療法與釔90微球體放射線治療
雖然全身性治療的免疫與標靶是一線治療,但是為了控制較嚴重的腫瘤,常會根據狀況合併治療。如血管侵犯或者是轉移的部位,可以使用放射治療加強全身性治療的效果。釔90微球體放射線治療,是將帶有放射線物質的微球體,經血管放置貼近腫瘤的位置,達到就近給予高強度的放射線治療,對於肝臟有巨大的腫瘤,經研究可以達到良好縮小腫瘤的效果,也可合併全身性治療達到更佳的腫瘤控制效果。但目前健保未給付釔90微球體放射線或甚至質子、重粒子等特殊放射治療。釔90微球體放射線需病人自費幾十萬。
總體來說,早期或中期肝癌可藉由治療達到治癒的效果,避免晚期肝癌還是要定期篩檢,早期發現。若真的已經診斷為晚期肝癌,建議病人與家屬和醫師能充分討論與評估各種治療的優缺點、自身負擔,藉此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