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健康園地

什麼是失智症

 

 「失智症」不是一個疾病的名字,它泛指腦部疾病造成的智力減退等諸多症狀(或稱認知功能障礙),常見的有記憶力變差、言語表達障礙、無法辨別人物空間地點、失去學習或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嚴重者會伴隨個性改變、出現怪異行為或做出錯誤決策等令家人朋友困擾的問題。

       造成失智症的腦部疾病有哪些?最常見的以阿茲海默病為大宗,次常見的有腦血管疾病、路易氏體失智症、帕金森失智症、額顳葉失智症…等,還有許多民眾聽都沒聽過、名稱艱澀且罕見的腦部疾病會導致失智症,在此就不一一詳述。既然失智症背後的元凶是疾病,表示有許多複雜的成因,並不是年紀變大的正常現象。


    就阿茲海默病來說,雖然成因不是完全清楚,但我們已經知道病人的大腦堆積了許多類澱粉蛋白與濤蛋白,這些是大腦應該清除而沒有清除的廢棄物,經年累月下來就成為阿茲海默病的主要原因。上述其它幾種疾病如路易氏體失智症、帕金森失智症、額顳葉失智症也有類似的成因,都跟腦部堆積許多不該存在的物質有關,只是詳細的機轉與阿茲海默病略有不同,這些疾病我們統稱為「神經退化性疾病」。

 

   至於腦血管疾病造成的失智症,我們稱為「血管性失智症」,顧名思義是先發生了腦血管疾病,如:腦梗塞、腦出血、小血管疾病、類澱粉血管病變或顱內血管狹窄…等,進而造成認知功能障礙。雖然這些腦部疾病目前都無法根治,病人仍應盡早接受檢查,釐清失智症是由哪個疾病造成的,方能因病制宜、訂定適當的治療與預防策略,延緩腦部功能退化的速度。

 

    此外,有些病人呈現出失智症的症狀,但卻非上述腦部疾病造成的,例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維生素B12缺乏、葉酸缺乏、血中鈣離子濃度低下、神經性梅毒、重度憂鬱症、慢性硬腦膜下出血、水腦症、腦瘤…等等,雖然這些病因在門診中並不常見,但卻是可以治療的,且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以改善病人的認知功能狀態。

 

    總之,失智症絕非老化的正常現象,也不是老年人才會有的病症,若有家人或朋友有上述的症狀,應建議其盡早就醫。在國內,接受失智症患者診療的科別為神經內科與精神科,有些醫院會特設失智症門診,提供清楚的就醫管道。需要我們注意的是,患者已經有認知功能障礙,常常無法清楚表達自身的問題,甚至會認為自己沒有疾病,所以他們是無法獨自前往就醫的,最好是由同住家人或互動密切的親友陪同,才能協助患者盡早釐清病因,接受好的治療。

回醫療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