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健康園地

惱人的急性鼻竇炎

     鼻竇炎定義為鼻腔及鼻竇黏膜的發炎,導致鼻塞、鼻涕倒流或臉部悶脹的症狀,急性鼻竇炎症狀一般少於12週,大多源自病毒感染,少數為細菌引起的急性細菌性鼻竇炎,經過適當的治療後大多可在4週內改善。

     大部分急性鼻竇炎都源自病毒感染,多種病毒如鼻病毒、冠狀病毒、流感病毒及呼吸道融合病毒。病毒導致的急性鼻竇炎大多為侷限性,會在7-10天內改善;當症狀持續時間超過7-10天或發病後5-7天仍有病情惡化的狀況,則需考慮急性細菌性鼻竇炎的診斷;診斷急性細菌性鼻竇炎為臨床診斷,鼻腔檢體的採取與細菌培養並非絕對必要。

       經鼻內皮質類固醇為有效的治療方式,可單獨給予或合併抗生素一同給予。 當病人症狀持續超過一週仍未好時,可考慮給予抗生素治療,一般建議給予amoxicillin(+/-clavulanate)作為首選治療,當病人對於penicillin類藥物過敏時,可選擇Doxycycline或 Fluoroquinolones作為替代方案。 抗生素治療一週後若仍未見病情改善,則需進一步評估是否有合併急性細菌性鼻竇炎的併發症或感染源為抗藥性菌種。

    除了藥物以外,鼻腔生理食鹽水沖洗也可作為緩解症狀的選擇治療之一,但須提醒局部去充血劑雖常被拿來使用在緩解鼻腔及鼻竇阻塞的情形, 然而需注意當使用連續超過5天可能導致藥物性鼻炎的產生。

回醫療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