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健康園地

隔天就能下床走路? 人工膝關節手術的全新選擇: ERAS

    台灣逐漸步入高齡化社會,受雙膝退化所苦的患者也逐年增加。依健保資料庫統計,在台灣每年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的患者約有2萬多人,且每年以多一千人次的比例逐漸增加中。在台灣,人工膝關節置換已是一項非常成熟,且效果非常好的止痛手術。只是對患者來說,術後剛開完刀的痛,往往讓他(她)們不敢再開另一隻腳。

    80歲的劉阿姨,雙膝嚴重退化性關節炎多年,在十多年前就曾在其他醫院接受過右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那次的經驗實在太痛苦了,痛得好幾天都下不了床,痛讓她留下深刻陰影,此便遲遲不敢再接受左膝手術。到最近,腳已拖到很嚴重完全無法正常行走,吃很多藥、打很多針都沒有效。家人的鼓勵下,才鼓起勇氣來求診。這一次,我們採用了ERAS(術後加速恢復手術照護流程)來安排她的手術與術後照護。結果讓她和家人都感到驚訝, 術後幾乎沒什麼劇烈疼痛,第二天就能下床行走。如果說十多年前開刀的疼痛是10分,這次她只給2到3分,「早知道差這麼多,早點來開就好了!也不用痛那麼久。」她笑著說。

    ERAS(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中文叫「術後加速恢復手術照護流程」,是衛福部近年來新推行的一套治療流程。藉由ERAS,可以有效減少患者對重大手術的恐懼,是一種強調以病人為中心,跨團隊合作,減少術後疼痛與加速術後復原的照護流程。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中,ERAS流程涵蓋了從手術前、手術中到術後的完整照護策略。ERAS包括了:

1.術前詳細的麻醉評估,復健指導,衛教用藥與營養評估,讓病人了解此項手術的全貌即進行的流程,減少因不確定造成的恐懼感並做好身心準備。

2.術中使用短效麻醉藥物與局部止痛技術及新式的神經阻斷術,減少術後疼痛對身體及心理的衝擊。

3.術後早期進食與早期下床復健活動,促進恢復並儘早回家。

相較於傳統手術後需要臥床多日、痛感劇烈的經驗,ERAS流程能顯著減輕疼痛,縮短住院天數,讓病人對此手術的滿意度增加,也能更早回到日常生活。

    人工膝關節置換是一個可以大幅改善生活品質的治療選擇。但許多病人會因為自己或是鄰居好友過往對術後疼痛的負面印象而遲遲不敢踏出這一步。如今隨著ERAS流程的推行,我們能用更少的疼痛與更快的康復,幫助病人重拾行動力與自信。如果您或家人正面臨膝關節退化帶來的困擾,別再讓疼痛拖延了人生。了解ERAS流程,或許就是您邁向健康新生活的第一步。

回醫療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