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相關文章

  • 脊椎月行銷活動

脊椎功能平衡治療

2023-08-23

「脊椎功能平衡治療」 恢復您脊椎的健康

  • 脊椎月行銷活動

薦髂關節功能障礙

2023-08-23


「根本不是神經痛的坐骨神經痛」你聽過嗎?今天要介紹的疾病,薦髂關節功能障礙,就是這樣的問題。如果您身邊有人長期腰、臀部疼痛,還放射到腿部,被診斷為坐骨神經痛但一直治不好,趕快分享這篇文章,說不定會能幫他一個大忙喔❗

「薦髂關節功能障礙」也有人稱為「薦髂關節疼痛症候群」。最常見的原因是尾椎蹬到,也就是滑倒、跌倒,造成臀部、尾椎撞挫傷。薦髂關節功能障礙常表現為:腰臀部疼痛,牽連大腿後側、內側,而且常常在久坐、久站、久走後加重。嚴重一點的案例,甚至不能坐、不能躺。

薦髂關節功能障礙這種「下背痛伴隨腿部放射痛」以及「久坐後容易發作」的狀況,與腰椎間盤突出、梨狀肌症候群所造成的坐骨神經痛很像,容易混淆誤判,但因為其實根本不是神經問題,所以患者往往四處求診但沒有效果。

  • 脊椎月行銷活動

胸廓出口症候群

2023-08-23

常常手麻、肩膀痠痛 ❓
小心「胸廓出口症候群」找上您 ❗

神經醫學中心/復健科:陳咏亮醫師

50歲男性,因為搬家時左側肩膀撞擊櫃子,之後慢慢產生左上臂關節活動受限,整個上臂至五隻手指麻木狀況為時半年,門診初診時,我們確認了頸椎的X光,有輕微椎間孔(頸椎神經分支離開脊椎的孔道)的狹窄,後續安排的神經電學檢查顯示左側頸椎神經根沒有明顯的受損,核磁共振檢查也顯示頸椎脊椎通道與椎間孔處的神經沒有明顯的壓迫。

當各項檢查趨近正常,但病人仍有明顯神經壓迫之臨床症狀時,需要考慮神經是否在離開高速公路(脊椎孔)後,下交流道段(神經走在頸部至鎖骨以上),市區段(神經走在鎖骨以下,往肩膀及上臂發展),巷弄段(手臂至手腕段)等處,受到外力或長期姿勢不良,造成伴行於神經周圍的肌肉組織夾擠神經或與神經產生沾黏。

復健科經常操作的骨骼肌肉神經軟組織超音波,就很適合用來追查離開高速公路段以下的神經病變,並直接在超音波導引下,灌注葡萄糖水或生理食鹽水在神經受到夾擠或沾黏處,做「神經解套注射治療」,超音波最大的好處是沒有輻射線(懷孕婦女也用超音波產檢胎兒),可動態查看軟組織滑動是否順暢。

這位病人的神經壓迫,就剛好發生在頸椎至鎖骨上(學術名稱:「胸廓出口症候群」,為了讓病人快速理解,我會解釋為「下交流道段的頸神經壓迫」),經過我們執行超音波導引下的「神經解套注射治療」後,肩膀角度恢復正常,左上臂與手指的麻木感也完全康復。

  • 脊椎月行銷活動

駝背其實是骨折❓

2023-08-23


以前常聽長輩們說「駝背」是一個難治的症狀。不過,隨著醫學的發達,已經有不同的手術或治療方式可以讓駝背者修復的方式。這次要向大家介紹的是「灌骨水泥」的手術。若家中有類似狀況的長輩們,不妨試試跟他們討論來看診,或許有機會享有更高生活品質的樂活人生!

一、什麼是灌骨水泥?
灌骨水泥是骨科脊椎治療的常見微創手術,又稱“椎體成型術”。
藉由X光成像導引,將液狀填充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回填到脊椎中空部位並給予支撐,恢復其穩定性與舒緩疼痛。

二、針對脊椎治療骨水泥使用種類:
(一)低溫骨水泥(有條件健保給付):
無高溫效果影響細胞與骨骼,但濃稠度較稀,偶有滲漏及壓迫神經情形;術後容易留有空隙。
(二)低溫高濃稠骨水泥(有條件健保給付):
黏稠程度最佳且無高溫反應,利用黏土狀填充物進行回填中空患部,有效避免滲漏傷害造成神經損傷之風險。

  • 脊椎月行銷活動

改善疼痛新選擇-神經針刺治療

2023-08-23

  • 脊椎月行銷活動

我們的驕傲:脊椎微創手術

2023-08-23

科技日新月異,不亞於電動車與手機,先進的微創手術技術也是突飛猛進,現在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脊椎微創手術的最新發展。

傳統的脊椎手術基本的觀念在於神經減壓、脊椎固定以及融合手術,但是現今的治療也逐漸導入許多先進的觀念,例如:比起切除,強化脊椎的整體結構才是目前最主流的觀念,加上植入適當的醫療器材(如脊椎融合器等),是治療的最新趨勢。

雖然小傷口對於脊椎的神經減壓已經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但如何同時兼顧微量的術中出血以及讓患者快速恢復體力,才是最艱難的挑戰。聯新國際醫院脊椎醫療中心微創手術多年來技術不斷精進,為您提供更完善的醫療服務。

  • 脊椎月行銷活動

坐骨神經痛不停❓「精準」治療幫您加速修復神經

2023-08-23

很多人都有坐骨神經痛的問題,但除了常規治療之外,不知道還有哪些方法可以舒緩疼痛? 相對於腦部以及脊髓,坐骨神經痛屬於「周邊神經痛」,是「周圍神經」病變的表現,會造成麻痺、燒灼、疼痛或無力等症狀。大家跟著小編一起來聽聽盧醫師介紹一下什麼是週邊神經痛?該怎麼治療呢❓

一、什麼是”神經痛” ❓
神經痛全名為「周邊神經病變」,周邊神經負責訊息的收集和傳遞,包括冷、熱、痛覺以及運動控制。當周邊神經受損時,常伴隨感覺異常和頑固的疼痛。

二、造成周邊神聽痛的原因❓
1、長期神經壓迫,如:椎間盤突出和腕隧道症候群。
2、代謝疾病,如:糖尿病和腎功能障礙。
3、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機能亢進。
4、長期營養缺乏,如:維生素B群缺乏,導致胃壁細胞受損,純素飲食或長期使用胃酸抑制劑PPI。
5、中毒,如:抗癌化學治療。
6、家族性神經病變。

三、周邊神經痛的症狀❓
四肢末端如腳板或手掌,感到麻痺、燒灼、疼痛或無力。症狀最初出現在神經末端,因此在穿腳襪或戴手套的區域,異常感覺最為明顯。當做一些原本不會疼痛的動作卻感到疼痛,例如:站起身讓腳部承受身體重量,或是蓋上棉被時,觸覺神經過度敏感覺疼痛,也是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

四、周邊神經痛的治療方法❓
1、使用抗癲癇藥物可以穩定週邊神經,但可能會出現嗜睡的副作用。
2、補充維生素B12減輕神經病變疼痛。
3、搭配適量的魚油補充可以減輕神經發炎、防止細胞損傷,這些營養成分都可以長期補充。

五、周邊神經痛的日常保健:
額外補充硒、維生素C、維生素E、CoQ10、DHA、EPA等營養物質,以及高生理活性的植物鹼萃取物,都對維持神經健康有益

  • 脊椎月行銷活動

椎間盤突出一定要開刀嗎❓

2023-08-23

脊椎手術好可怕,非開刀不可嗎❓

  • 脊椎月行銷活動

脊椎醫療中心集合多方專業的醫師團隊,專精於脊椎的保健以及專業的治療

2023-08-23

肩頸背痛與脊椎疾病是一般民眾經常面臨的健康問題,不論年輕人或老年人都可能有急性疼痛或慢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