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ice

服務項目

頸椎病變及微創手術

頸脊髓神經是腦幹脊髓神經的延續,它掌管我們頸部以下的神經功能包括:呼吸、心跳、四肢的運動感覺功能、大小便、腸胃的蠕動;乃由七節的頸椎椎體及椎間盤環繞保護。頸椎病變之致病因素相當多,包括發炎、腫瘤、血管異常、先天結構異常等,但仍以外傷及退化為大宗。 一、臨床症狀 脖子酸痛、僵硬、活動困難、無法後仰。 單側或雙側的肩膀,上臂、前臂甚至手指放射痛或麻痺。 手臂或掌間肌肉萎縮,指端無力。 四肢輕癱甚至重癱、大小便失禁、呼吸麻痺導致死亡。 二、診斷工具 頸椎動態性 X 光: 評估頸椎的穩定度,骨刺的嚴重度,椎孔是否狹窄及椎間盤的變化。 神經傳導及肌電圖: 判斷頸椎神經根病變及影響範圍,以便與周邊神經病變區分。 電腦斷層加上脊髓攝影: 因具侵犯性及易生併發症目前已少用。 核磁共振造影(MRI): 診斷的利器,若是保守治療無效或是相當明顯而嚴重的症狀,臨床醫師則會安排以便判斷是否需手術,且需手術幾節。 三、治療方式 保守治療: 如藥物、復健、整脊術、頸圈護具、局部注射。 手術治療: 一旦保守治療 4~6 週無效或神經症狀持續惡化為適應症,頸椎手術分前路及後路,目前以前路手術為主,因其傷口小,減壓徹底,且恢復快,住院天數縮短,皆以顯微鏡做頸椎間盤切除,術後有 4 種類型補骨術(如下表所示)。